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闽西北不同类型毛竹林养分分布及生物循环特征

?

编号 zgly00013901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闽西北不同类型毛竹林养分分布及生物循环特征

作者 刘广路  范少辉  漆良华  肖复明  黄永南 

作者单位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0年11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亚热带  毛竹林  养分分布  生物循环 

文摘内容 以福建省永安市集约经营的毛竹纯林(Ⅰ)、竹阔混交林(Ⅱ)和竹针混交林(Ⅲ)3种类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N、P、K、Ca、Mg元素分布格局及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N、P、K、Ca、Mg5种养分元素的排列顺序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土壤层(0~60cm)养分累积量占系统养分总量>99%。3种林分养分元素累积量的排列顺序为Ⅱ>Ⅰ>Ⅲ,分别为146196.59、144466.35和105002.59kg.hm-2,其中植被层养分累积量的排列顺序为Ⅰ>Ⅱ>Ⅲ,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养分累积量排列顺序为Ⅱ>Ⅰ>Ⅲ,竹阔混交林土壤层和凋落物层养分累积量最高,立地生产潜力最大。林分Ⅰ和Ⅱ的养分利用系数显著高于林分Ⅲ,反映了林分维持高生产力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元素;循环系数排列顺序为Ⅲ>Ⅱ>Ⅰ,竹针混交林和竹阔混交林维持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元素少于毛竹纯林;毛竹纯林养分周转时间最长,竹阔混交林次之,竹针混交林最短,分别为31.89年、12.39年和12.23年,混交林周转时间显著低于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既有较高的生产力,又有较强的养分归还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经营方式。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