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6062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渭北黄土区人工刺槐林生长与生物量效应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13年04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刺槐
人工林
生物量
密度效应
渭北黄土区
文摘内容
通过比较黄土区不同立地条件刺槐人工林各器官生长指标及126株解析木生物量实测资料,分析不同密度刺槐人工林的生长与生物量状况,揭示林分不同径级的密度变化特征,拟合单株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在撂荒地、坡耕地和荒坡地营造刺槐林后,随林龄的增长和密度的变化,单株总生物量均表现为平均树干占47.1%,树枝和根系分别占22.22%和25.41%,树叶和果实的比例最低,而且高密度林分内林木的树干生物量均小于低密度林分。同时,30年撂荒地造林密度为1 050株/hm2时,24 cm径级树干生物量占65.5%;35年坡耕地造林密度950株/hm2时,24 cm径级树干生物量占58.39%;30年荒坡地造林密度1 410株/hm2时,24 cm径级树干生物量占51.6%。另外,30年中小径级的树木占林分总密度的67.62%,35年中径级的树木占林分总密度的52.84%。从刺槐生长状况分析结果看,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适宜密度为950~1 050株/hm2,并应对该区生长30~35年的中径级刺槐林进行合理间伐利用,方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