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毛乌素沙地南缘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

?

编号 zgly000160278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毛乌素沙地南缘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

作者 吴永胜  尹瑞平  田秀民  哈斯 

作者单位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18年0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生物结皮  人工植被  毛乌素沙地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之后,有植物定植的沙丘表面广泛发育了生物结皮。揭示不同类型人工植被与生物结皮发育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受损荒漠系统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区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区(羊柴Hedysarum mongdicum、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柳Salix psammophila+羊柴、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沙地柏Sabina vulgaris)生物结皮厚度、抗剪强度、总盖度及分盖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小叶杨样地生物结皮厚度、抗剪强度和总盖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人工植被区(P<0.05),羊柴、沙柳+羊柴样地生物结皮的盖度较低。分盖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叶杨样地生物结皮以藓类结皮为主,其余样地则以藻类结皮为主。生物结皮盖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随表层(0~5cm)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小叶杨的建植有利于生物结皮的扩殖,沙柳行带间栽植羊柴则不利于生物结皮的发育。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