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种沙蒿根围AM真菌时空分异

?

编号 zgly00015978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种沙蒿根围AM真菌时空分异

作者 山宝琴  贺学礼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1年05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8.12 

关键词 AM真菌  时空分异  黑沙蒿(Artemisiaordosica)  白沙蒿(Artemisiasphaerocephala)  榆林  陕西 

文摘内容 为阐明荒漠生境中沙生植物根围AM真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沙地设立样地,于2007年4月、7月、10月在密集型克隆植物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和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根围分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50 cm 5个土层采集土壤样品,并以非克隆植物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为对照,系统研究了2种沙蒿根围AM真菌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种沙蒿根系都能形成菌丝、泡囊、丛枝等典型共生结构,黑沙蒿菌丝定殖率达90.72%,白沙蒿达89.63%。黑沙蒿和白沙蒿根围孢子密度最大在0~10 cm土层,并随土层加深显著递减。AM真菌孢子密度在7月最大,而丛枝定殖率相反。黑沙蒿根围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温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丛枝定殖率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3种宿主植物相比较,非克隆植物猪毛蒿根围孢子密度最大,但菌丝定殖率、泡囊定殖率和丛枝定殖率显著较低。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