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

?

编号 zgly00013942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

作者 焦海峰  施慧雄  尤仲杰  黄滨 

作者单位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年14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58.8 

关键词 渔山列岛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文摘内容 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采样调查,并获得大型底栖动物85种,筛选出全年取样获得优势种30种,隶属5门7纲24科。对获得的30个优势种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宽度测定,以Pianka重叠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显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18—1.94,值较高的有条纹隔贻贝、覆瓦小蛇螺、偏顶蛤、日本笠藤壶、鳞笠藤壶和马氏毛粒蟹,均大于1.00,它们对环境适应的能力较强;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均匀,在0—0.97之间,它们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交叉,潜在的种间竞争压力较大。以密度数据四次开方为基础,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群落物种的系统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结果均表明30个优势种可以分为3大类,即狭布种、泛化种和特有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优势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密切相关,生境相似程度高的物种聚类和排序距离就小,大型底栖动物主要通过在资源位上的分布、摄食类群和生活型等的差异缓解竞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