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轮伐期对杉木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5286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轮伐期对杉木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

作者 王伟峰  段玉玺  张立欣  王博  李晓晶 

作者单位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功能与森林碳汇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91.27 

关键词 FORECAST模型  生态轮伐期  碳固存  土壤有效氮  可持续经营 

文摘内容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的经营管理是人工林碳汇提升的主要途径。合理轮伐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工林集约经营的理念,是实现森林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多代连栽出现立地生产力下降与轮伐期的选择密切相关,开展不同轮伐期对杉木人工林碳固存影响的研究,可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置不同年龄序列的杉木人工林野外观测样地,应用野外观测数据对FORECAST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轮伐期对其碳固存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轮伐期(15年)在150年间的总固碳量较高,但固碳持久性较低,每个轮伐期之间的固碳量下降幅度较大,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营模式。(2)正常轮伐期(25年)和长轮伐期(50年)的总固碳量低于短轮伐期,但长轮伐期固碳持久性更强,有利于维持每个轮伐期内固碳量的稳定。(3)在好的立地条件下(立地指数(SI)=27),轮伐期越短对地力消耗影响越大,为了碳固存的持久性,建议杉木人工林的生态轮伐期选择在25年以上。(4)应用FORECAST模型可以定量地评估人工林的固碳能力,且该固碳能力是基于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的可持续固碳能力。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