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597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凉山山系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特征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ぱ?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1,30(1)
页码
18-23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58
关键词
林麝
生境特征
夏季
凉山山系
文摘内容
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凉山山系的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 并对利用生境样地(n=44)和非利用样地(n=209)的生境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大风顶保护区的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32.4%±1.9%)、灌木盖度(27.1%±2.4%)及竹子盖度(40.8%±3.0%)均显著小于对照样地(郁闭度, 50.5%±1.0%; 灌木盖度, 39.7%±1.2%; 竹子盖度, 59.1%±1.0%)(P〈0.01), 其海拔(2762.16m±12.63m)也显著低于非利用样地(2777.80m±11.21m, P〈0.05), 而对照样地的基底岩石面积(1.5%±0.4%)显著少于利用样地(18.3%±1.6%), 此外, 凉山林麝夏季喜好利用位于中坡位(72.7%)的45。以上的坡地(36.4%), 对平坡有回避趋向。主成分分析表明, 对凉山林麝生境选择起重要作用的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4%, 第1主成分为植被因子(由竹子高度、植被类型和灌木盖度构成), 林麝夏季选择针阔混交林(11.4%)和针叶林(88.6%)中的具有一定灌木盖度(27.1%±2.4%)和竹子高度(1.76m±0.08m)的生境; 第2主成分为地形因子(由海拔和坡度构成), 林麝夏季选择一定海拔的坡地生境; 第3主成分为水热因子(由水源和坡向构成), 选择选择距离水源较近的东南坡生境为栖息地; 第4主成分为生境基底(由倒木树桩密度和竹子盖度构成), 选择具有一定倒木树桩和竹子盖度的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