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76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的越冬特性及耐寒性
作者
高尚坤
张彦龙
唐艳龙
杨忠岐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ぱ芯克?ensp;
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遵义县林业局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63.306.4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生物型
越冬场所
过冷却点
耐寒性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的越冬特性和耐寒能力,确定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地域范围,了解林间花绒寄甲种群动态变化,为利用该优良天敌持续控制松褐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和解剖马尾松受害木,研究花绒寄甲自然种群的越冬场所、越冬高度、聚集形式、越冬方位等特征;人工模拟花绒寄甲的6种不同越冬场所,研究花绒寄甲人工繁育种群成虫的越冬存活率,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根据等温线划分松褐天牛分布区域,探讨花绒寄甲人工繁育种群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窘峁苛旨涞鞑榉⑾?花绒寄甲自然种群成虫多数以单头、少数以3~5头聚集在马尾松死树主干树皮裂缝和树皮下越冬。越冬部位主要分布在树高2.5~8 m范围内,7 m左右处数量最多?;ㄈ藜募资头藕笞杂裳罢以蕉轿?以树干南面分布最多,占总数的58.33%;其次为东面,占21.79%;北面最少,占总数的9.62%。在树皮下、表土中、木质部、树干罩网、树干围网和置于林间养虫笼中所进行的花绒寄甲越冬试验中,其成虫存活率分别为68.33%±9.21%,67.92%±8.87%,73.33%±12.52%,52.08%±8.87%,52.92%±11.61%和44.17%±12.58%,各处理间差异显著。6种不同越冬场所越冬后的花绒寄甲成虫,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11.40,-11.25,-11.76,-11.54,-12.75,-12.89和-10.08,-9.95,-10.99,-10.39,-11.23,-12.05℃,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比较过冷却点值与我国各地松褐天牛分布区的1月份低温值,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能够在我国大多数松褐天牛分布区安全越冬?!窘崧邸咳斯し庇幕ㄈ藜募字秩憾嗍缘ネ?、少数3~5头聚集在马尾松死树主干的中上部、南面越冬,越冬存活率达60%以上,且有较低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ㄈ藜募啄芄辉谖夜蠖嗍珊痔炫7植记踩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