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119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启迪
作者
王明勇
作者单位
安徽省植物?;ぷ苷?合肥230001
母体文献
植物?;?ensp;
年卷期
2006年05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S435.112.3
关键词
稻褐飞虱
防治适期
虫量
短翅型
双季晚稻
特大发生
防治效果
一季稻
成虫
单季稻
文摘内容
2005年是安徽省继1997年以来又一个褐飞虱特大发生年。其发生特点是:迁入峰期偏早,发生时间长,短翅型成虫始见早,田间虫量高,尤其是单、双晚后期,世代重叠,发生范围广,中、晚稻大部分稻区均达大发生程度,防治不力田块,产量损失严重。1发生特点1.1迁入峰期偏早、峰次多、虫量大安微省徽州区迁入首峰期在6月26日,比前15年平均早14.43 d,比近3年早21.33 d。至前峰虫量(6月30日前),单灯累计诱虫433头,是历年均值的1.5倍。8月下旬至9月中旬:500头以上的迁入峰共13个,是历年均值的8.3倍,共诱虫18 696头,是历年均值的5.6倍。1.2短翅型成虫始见早徽州区6月30日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