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轻稀土尾矿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6861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轻稀土尾矿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 魏光普  于晓燕  闫伟  马明  高耀辉  肖凤洁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部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158 

关键词 轻稀土尾矿库  植物群落  土壤肥力 

文摘内容 以打拉亥村轻稀土尾矿库2011年人工栽植的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轻稀土尾矿库周边不同区域进行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采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分析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恢复的影响,并用土壤肥力计算不同植被类型其土壤肥力指数。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恢复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土壤物理性质在5个植被类型中均未达到土壤良性结构标准,S5区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比值最高分别是0.078、0.11和0.13,土壤结构仍需要改善;土壤容重介于1.62-1.81g/cm~3之间,也没有能够达到土壤良性结构标准。土壤化学性质S2区由人工植被类型和野生植被类型组成,其土壤全磷、全钾、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优于其他研究地;S4区地势最高,全部为落叶植物,以灌木为主,短期之内植物与土壤交换物质和能量最多,因此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优于其他研究地。在轻稀土尾矿库区域恢复土壤肥力研究中,应选择人工植被恢复模式治理轻污染区域土壤,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模式治理中、重污染区域的土壤。研究结果确定国槐+毛白杨+油松+紫丁香+山桃+紫苜蓿+早熟禾模式对其土壤肥力改良效果较好。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