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凉山州粘虫大发生世代(二代)虫源初步探讨

?

编号 zgly00010372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凉山州粘虫大发生世代(二代)虫源初步探讨

作者 旷昌炽  李世才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农科所  四川省凉山州植保站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1981年03期

年份 1981 

关键词 发生世代  粘虫发生  发生为害  凉山州  二代粘虫  初步探讨  大发生  虫源  卵巢发育  东部地区 

文摘内容 根据凉山州立体气候的特点和粘虫发生为害情况,结合多年的实地调查、诱蛾观察和标记回收试验,初步明确了粘虫大发生世代有本地和外地两种虫源。本地一些低山地区终年都有粘虫存生。海拔1400公尺以下偏东南的部分地区有少量粘虫越冬,海拔2000公尺以下地区的小春作物上有零星的一代粘虫发生。二代粘虫大发生时,低山的一代粘虫可垂直飞往高山繁殖为害,成为大发生时部分虫源;高山二代粘虫发生为害后,又垂直飞往低山繁殖为害,在州内及其附近地区形成互为虫源,辗转为害的小循环。二代成虫大发生时有两个蛾峰,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和交尾情况很不一致。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粘虫大发生时蛾量的大小、时间的早迟,直接与我国东部地区江淮一带一代发生区粘虫的发生为害有密切关系。外来虫源主要来自江淮一带,这是决定大发生世代发生为害程度的主要成分。通过标记回收试验,使这两种虫源都得到了初步证实,从而为提高预测预报水平与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