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海拔和坡向对北亚热带檫木天然次生林生长、空间结构和树种组成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5459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拔和坡向对北亚热带檫木天然次生林生长、空间结构和树种组成的影响

作者 孙洪刚  姜景民  万志兵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黄山学院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北亚热带  檫木  海拔  坡向  空间结构 

文摘内容 基于对北亚热带檫木天然次生林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了海拔和坡向对檫木生长、空间结构和树种组成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 000 m以上山地,檫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及胸径/树高均差于海拔1 000 m以下的山地,人工林造林地选择宜在海拔1 000 m以下;随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坡位变化,檫木生长量和胸径/树高呈逐渐减小趋势。阳坡和半阳坡差异不显著,是理想的檫木造林坡向;檫木纯林或者混交林可以采用均匀造林模式。在海拔500 m以下阳坡,可以实现混交增产造林树种的混交伴生树种为杉木、香樟和枫香;在海拔500 m以下半阳坡,混交伴生树种为杉木、亮叶桦、枫香和枳椇;在海拔500~1 000 m的阳坡山地,混交伴生树种为甜槠、枫香和木荷;在海拔500~1 000 m的半阳坡山地,混交伴生树种为木荷、麻栎、杜英、枫香和紫茎。初步解决了北亚热带山地檫木分布区划分、空间结构变化及互利混交树种等问题,可以为檫木人工造林的林地选择、造林模式和混交伴生树种选取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