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冬季夜栖地选择的研究

?

编号 zgly00013737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陕西黄龙山自然?;で致砑Χ疽蛊艿匮≡竦难芯?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9年07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Q958.12 

关键词 陕西黄龙山  褐马鸡  夜栖地  主成分分析 

文摘内容 【目的】了解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冬季夜栖地选择的特征?!痉椒ā?006-11~2007-01,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北寺山林区,采用样线法对褐马鸡冬季夜栖地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记录34个夜栖地和96个对照样方,测定夜栖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地理性、栖树高度和胸径、乔木层盖度、乔木密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与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与林缘距离、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等参数。【结果】褐马鸡冬季夜栖地多偏向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中坡位、山脊和山坡、海拔高度低、坡度大、接近林缘、人为干扰距离较近、乔木层盖度和密度较大、栖树胸径较大和草本层盖度较大的地方。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542%,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冬季夜栖地的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褐马鸡冬季夜栖地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理因子、位置与植被因子、夜栖树因子和地点转换因子?!窘崧邸亢致砑Χ疽蛊艿厣逞≡裼跋煲蜃游乩硪蜃?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位置与植被因子(乔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乔木密度、与林缘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夜栖树因子(栖树胸径和栖枝高度)和地点转换因子(地理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