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亚热带城市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以流溪河为例

?

编号 zgly00015710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亚热带城市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以流溪河为例

作者 刘帅磊  王赛  崔永德  王林  何文祥  龙胜兴  杨扬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58.8  X826 

关键词 流溪河  底栖动物  B-IBI  评价标准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根据2016年前、后汛期及枯水期流溪河14个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数据(4门8纲22目52科94属103种),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首次对亚热带地区河流进行健康评价。经筛选(32个候选指标),流溪河B-IBI体系由5个核心指标(总生物量,敏感类群个体%,EPT、摇蚊和耐污类群单元数)组成,评价标准为:健康>3.24,亚健康3.24—2.43,一般2.43—1.62,差1.62—0.81,极差<0.81,评价结果为:健康位点数占14.3%、亚健康50.0%、一般21.4%、差14.3%、无极差。总体上,B-IBI值反映流溪河上游健康状况较好,以EPT分类单元数和敏感类群个体%贡献最高,下游健康状况恶化,以耐污类群单元数贡献最高。此外,上游支流健康状况要优于上游干流,而下游则情况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B-IBI值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氨氮、总氮和总磷呈显著负相关(P<0.05),反映流溪河当前健康水平受水体污染影响严重。核心指标与环境因子间CCA分析显示,前2主轴对环境因子解释度达68.1%,且对上、下游及干、支流有明显的梯度划分,说明所建B-IBI在流溪河有较高适用性。对比不同温度带研究结果发现,B-IBI体系受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影响更加明显,体现其评价功能不受地理区域影响。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