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775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耕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
张丽娜
Asenso Evans
张陆勇
田凯
杨丹彤
李就好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8年03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2
关键词
土壤物理
耕作方式
?;ば愿?ensp;
红壤
文摘内容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旋耕(RT)、深松(SS)、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南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重复三次,旋耕深度为20cm,深松深度为40cm。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旋耕和深松降低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旋耕主要减少了5~10mm风干土的团聚体数量,从而降低了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扰动较大。深松处理在0.25~5mm粒径范围内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性好。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免耕>深松>旋耕。深松处理可显著改善深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耕层土壤贮水潜力。随着土层加深,各处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小。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密度较播种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孔隙度有所减小,经过一个生育期,各处理间差异呈减小趋势。结合该地区的土壤和生产条件,建议采用深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