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太行山丘陵区群落演替进程中碳贮量变化特征

?

编号 zgly00013716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太行山丘陵区群落演替进程中碳贮量变化特征

作者 赵勇  吴明作  樊巍  朱彦锋  赵东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4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18.54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植被碳贮量  植被碳密度  群落演替 

文摘内容 为了解植被演替过程中碳贮量分布格局,以太行山丘陵区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生态系统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碳密度随演替进程逐渐提高,其排序为:乔木阶段(58.3 t/hm2)>灌丛阶段(43.1 t/hm2)>草本阶段(20.47 t/hm2);(2)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演替进程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其含量排序为:乔木阶段(0.94%)>灌丛阶段(0.84%)>草本阶段(0.34%);(3)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植被碳贮量逐渐增加,栓皮栎群落最高,达40.30 t/hm2;草本群落阶段最低(1.34 t/hm2);灌木群落居中(8.26 t/hm2)。在碳贮量构成中,乔、灌群落的乔木层碳贮量所占比重最高;草本层所占比例最小。草本层碳贮量所占比例随演替进程呈下降趋势。(4)生态系统碳总贮量随演替进程呈上升态势,由草本阶段的21.81 t/hm2,增加到灌木阶段的51.36 t/hm2,乔木群落阶段达到最大,为92.63 t/hm2。生态系统碳贮量增加约4.3倍。在碳贮量构成中,土壤碳储量所占比重最大。土壤碳贮量占总贮量的比重随演替进程呈下降趋势。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