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杂草稻灌浆期剑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

编号 zgly00015685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杂草稻灌浆期剑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作者 徐文蓉  赵灿  强胜  戴伟民  宋小玲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9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451 

关键词 杂草稻  叶绿素含量  快速叶绿素荧光  早熟 

文摘内容 杂草稻(Oryza sativa L.f.spontanea)是与水稻同属同种的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杂草。杂草稻的早熟特性是其造成严重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杂草稻的早熟现象虽有报道,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扬州、泰州、茂名和丹东地区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为试验材料,同质园下比较了杂草稻与栽培稻从播种到抽穗、从抽穗到完熟(灌浆期)所需天数的差异,在灌浆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它们和杂草稻早熟的关系。结果显示:杂草稻比相应栽培稻从抽穗到完熟所需时间短10~33 d。在灌浆过程中,杂草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低,或下降速度快于栽培稻,存在早衰现象。杂草稻剑叶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活性反应中心数(RC/ABS)、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光系统II(PSII)受体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Ψ0)均在抽穗期最高,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栽培稻则大多在乳熟期最高,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其下降速度快于杂草稻。剑叶的早衰、达到PSII最大光合性能时间提前可能是杂草稻早熟的机制之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