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海桑属红树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引种关系研究

?

编号 zgly00002783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桑属红树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引种关系研究

作者 周涵韬  林鹏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海洋学报 

年卷期 2002,24(5)

页码 98-106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49.761.7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海桑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引种 

文摘内容 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南海桑(S.hainanensis)、拟海桑(S.paracaseolaris)、杯萼海桑(S.abla)、大叶海桑(S.ovata)、海桑(S.caseolaris) 等6种海桑属红树植物为材料,对15个有效引物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51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97,占总扩增条带的58.01%。Nei指数法分析和UPGMA统计分析表明,6种海桑属红树植物分为A,B,C3个组,平均遗传距离为0.38。A组包括无瓣海桑、海南海桑、大叶海桑、怀萼海桑,其中无瓣海桑、海南海桑、大叶海桑处于同一个亚组。B组包括拟海桑。C组包括海桑。对海南和福建无瓣海桑种群进行RAPD分析。对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统计结果表明,福建种群为0.669,海南种群为0.671,各种群遗传变异较大,这与无瓣海桑种群广泛的适应性相一致。对种群间的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整个遗传变异的93.3%,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6.7%。这表明地瓣海桑种群的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小。由此可见,无瓣海?;蜃榉岣坏亩嘌裕鞘蛊溆珊D铣晒σ值礁=ǖ闹匾蛩?。同时探讨了与无瓣海桑遗传距离较近的海南海桑(0.32)和大叶海桑(0.26),作为海桑属红树植物进一步由海南向福建引种的可能性。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