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编号 zgly00012987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 高艳  罗礼智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ensp;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6期

年份 2005 

关键词 红火蚁  触角  形态  感受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文摘内容 应用扫描电镜对采自我国广东吴川和广西南宁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工蚁、有翅雌蚁和雄蚁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蚁、雌蚁和雄蚁的触角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为膝状,末端2或3节膨大为棒状,雌蚁的触角11节,比工蚁(10节)的多1节。雄蚁的触角为线状,12节,末端没有棒状结构。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上共有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曲毛形、锥形、腔锥形、坛形、刺形感受器和B hm氏鬃毛,前6种感受器大多集中在触角末端的棒节,棒节以外的各鞭节上主要是毛形感受器,B hm氏鬃毛则分布于柄节和梗节的基部,鞭节上无此感受器。雄蚁触角上也有7种感受器,但其分布与工蚁的有较大差异,B hm氏鬃毛的分布与工蚁和雌蚁的相同,锥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2节,坛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3节,其余的4种感受器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鞭节,而不是聚集在端节。另外,新发现雄蚁中存在一种与已知的毛型感受器不同的超短毛状感受器,定名为超短毛感受器。最后,对红火蚁的触角及感受器在蚁群社会性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