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绿洲防护林不同滴灌水量下土壤水盐运移初探

?

编号 zgly00016034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绿洲防护林不同滴灌水量下土壤水盐运移初探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刘新华  赵新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13年01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防护林  滴灌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文摘内容 为了探明滴灌滴头流量一致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绿洲防护林地土壤水盐随时间分布的影响,采用30L.株-1.次-1(处理Ⅰ)、40L.株-1.次-1(处理Ⅱ)、50L.株-1.次-1(处理Ⅲ)不同处理对比试验,在塔里木河下游喀拉米吉镇绿洲人工栽培的防护林地进行了野外滴灌监测。结果表明:①处理Ⅰ、Ⅱ、Ⅲ的剖面平均含水量分别达6.68%、8.99%、9.92%,土壤湿润锋运移的水平距离分别为58、62、74cm,垂直深度分别为40、50、67cm,表明灌水量决定土壤含水量的高低,灌水量增加有利于水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渗透。②处理Ⅰ、Ⅱ、Ⅲ的盐分锋值水平方向位置为40、52、63cm,垂直方向为41、45、55cm,脱盐率分别为62.2%、67.0%、76.5%,灌水量的增加有利于土壤的脱盐。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理Ⅰ、Ⅱ、Ⅲ土壤0~60cm主要根系分布层分别在第5天、第11天、第15天土壤贮水亏缺度达到23.91%~59.25%,33.38%~51.75%,39.69%~56.53%,表层积盐同时达到最大。本研究认为防护林地滴灌水量40~50L.株-1.次-1、滴灌周期以11~15d比较适宜,可为极端干旱区防护林的合理灌溉和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