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1961—2012年安徽省24节气气候变化及冬小麦和一季稻物候期的响应

?

编号 zgly00008217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61—2012年安徽省24节气气候变化及冬小麦和一季稻物候期的响应

学科分类 220.1010;森林气象学

作者 王胜  徐敏  宋阿伟  戴娟 

作者单位 安徽省气候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9)

页码 2390-2397

年份 2013 

分类号 S963 

关键词 24节气  气候变化  作物物候期  安徽省 

文摘内容 全球变暖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可避免地对农业产生影响。利用安徽省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作物物候期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4节气气候变化及冬小麦和一季稻物候期的响应。结果表明: 安徽省24节气平均气温呈准正态分布,一年中大暑最热(28.5±0.9℃)而大寒最冷(2.5±1.4℃),各节气升温趋势明显,整个节气循环趋于整体抬升;谷雨-处暑节气降水集中,夏至降水最多(151.4 mm)而冬至最少(13.5 mm),24节气降水年际变化大,线性增减趋势总体不明显;近52年农业气候资源发生显著变化,冬小麦和一季稻全生育期≥10℃的活动积温增多,尤其是冬小麦生育期热量明显改善,降水量冬小麦全生育期无明显变化,而一季稻全生育期有增加趋势(17.5 mm·10 a-1),日照时数均显著减少;在24节气气候变化响应方面,沿淮淮北冬小麦物候期普遍提前,全生育期缩短,江淮一季稻播种-返青阶段呈提前趋势,而分蘖-成熟阶段有推后趋势,全生育期变长;活动积温及平均气温是引起物候期变化最主要的因子,气温日较差很大程度决定着生殖生长期的长短,降水与物候期呈正相关,降水减少、气温升高,加速了生育进程,日照总体有利于营养生长期缩短而生殖生长期延长。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