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麻竹枯萎病的研究 Ⅰ·病原鉴定、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探讨

?

编号 zgly00010802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麻竹枯萎病的研究 Ⅰ·病原鉴定、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探讨

作者 谢卿楣  林清洪  林毓银 

作者单位 福建林学院林学系  福建林学院林学系 

母体文献 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1987年04期

年份 1987 

关键词 麻竹  枯萎病  鲜红丛赤壳菌  半裸镰孢霉 

文摘内容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枯萎病是最近在福建省南平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茵(Nectriaditissima),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 semitectum)。 病菌在PDA加10%麻竹杆煮汁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5—7天产生大量梭形的大型分生孢子,未发现厚垣孢子与形成子囊壳。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的相对湿度为96.1%,最适的PH值为5—6。 试验证明,枯萎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活,在麻竹遭受严重冻害后,病菌借雨水传播,从病竹杆基竹节伤口侵入。病害于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霉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5月停止蔓延。在前作物蔬菜地的低洼林地发病严重。严重的冻害是诱导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选择阳坡通风林地,选用抗冻品系,加强抚育管理,是防病的根本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