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温性草原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组分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65374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温性草原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 李愈哲  樊江文  胡中民  邵全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2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草地利用方式转变  温性草原  生态系统碳交换  呼吸及其组成 

文摘内容 为了解管理利用方式变化对原本以放牧利用为主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及碳平衡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中国北方温性草原区域利用连接同化箱的便携式红外分析系统,在相互毗连的地块调查了3种典型草地管理利用方式植被生长旺季的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精细组分。结果表明,相比放牧草地,开垦农用显著降低生态系统的日均碳交换(下降56%,P<0.05),而长期围封也趋向降低生态系统的日均碳交换,但变化并不显著(P>0.05)。与之近似,NPP在放牧与禁牧草地间差异不显著,开垦农用使NPP显著下降,但降幅小于NEP。GPP在3种管理利用方式间差异相对较小。生态系统总呼吸、自养、异养、地上和地下呼吸在放牧和禁牧草地间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开垦后的麦田,根系呼吸在3种管理利用方式间无显著变化。相比草地放牧,草地开垦显著增加自养呼吸在总呼吸中的占比,而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的占比均显著下降,禁牧对呼吸组成的影响不明显。不同管理利用方式草地的地下生物量能很好的解释土壤呼吸占比(95%)和根系呼吸占比(77%)的变化,而LAI则与自养呼吸占比显著正相关(P<0.001)。草地开垦利用增强生态系统的碳释放、减少CO2固定,相比开垦农用,禁牧对放牧草地碳交换及其组分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