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6924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 王学敏  刘兴  郝丽英  解宏图  张广娜  陈振华  张玉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梨树?;ば愿餮蟹⒒?ensp; 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13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减量  土壤养分库  酶活性 

文摘内容 农业生物质还田同时结合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诙焙谕恋奶厥庑院椭匾?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ば愿餮蟹⒒?吉林省)设置秸秆还田方式与氮肥水平相结合的裂区试验,综合分析作物产量、土壤((0~20 cm))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质,探讨秸秆还田基础上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可行性。主区包括6个处理:秸秆移除(CK)、全量秸秆覆盖免耕(NT)、全量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D)、全量秸秆腐解还田(SC)、全量秸秆炭化还田(BC)和9/10秸秆+1/10腐熟物组合还田(SDC)。副区包括3个氮肥水平处理:当地常规氮磷钾化学肥料(N100)、氮肥减量20%(N80,还田秸秆氮含量接近氮肥20%)和氮肥减量40%(N60)。试验处理1年后的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方式与氮水平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玉米产量、耕层土壤(0~20 cm)理化性质(pH值、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酶活性(脱氢酶、α-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酸性磷酸单酯酶和碱性磷酸单酯酶)均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秸秆处理具有显著的主效应(P <0.05),氮肥水平对所测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实ザ朗┯檬?氮肥减量处理降低玉米生物量和产量,对土壤pH值、SOC、TN和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提高TP含量,增强脱氢酶、β-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秸秆还田配合常规化肥施用(N100)对土壤pH值、SOC、TN和TP(P<0.05)均有一定幅度提升趋势,对脱氢酶、α-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有一定增强作用,仅有少数处理未达到差异显著。相同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量施用(N80,N60)对玉米生物量和产量没有负影响,对土壤pH值、SOC、TN和TP(P<0.05)均有一定幅度提升趋势,NT结合氮肥减量处理均提升β-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SC结合氮肥减量处理显著提升β-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SDC结合氮肥减量处理显著增强β-葡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因此,短期秸秆还田结合减氮处理在稳产同时减弱土壤酸化程度,且保持SOC、TN和TP含量不降低,对土壤养分库容、元素供应及其转化都有一定的改良效应。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