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超声清洗的树木叶面颗粒物粒径分布与吸滞效率研究——以银杏和油松为例

?

编号 zgly00015286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超声清洗的树木叶面颗粒物粒径分布与吸滞效率研究——以银杏和油松为例

作者 刘金强  曹治国  刘欢欢  张少伟  贾黎明  贾忠奎  席本野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そ逃恐氐闶笛槭?ensp;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黄淮水环境污染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8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45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吸滞效率  粒径分布  超声清洗 

文摘内容 明确在常规叶片清洗方法(泡洗或泡洗+刷洗)上增加超声清洗对叶面各径级颗粒物滞纳量定量评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叶面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吸滞效率,可进一步提高城市树木大气颗粒物吸滞能力的定量评估精度。该文以城市森林建设常用阔叶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和针叶树种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为研究对象,于雨后(降水量>15 mm)4天(短滞尘时长)和14天(长滞尘时长)分别采集叶样,并依次对其进行泡洗(WC)、刷洗(BC)、超声清洗(UC)等洗脱程序,然后对每个清洗步骤下叶片洗脱液中颗粒物的质量和粒径分布进行测试,并依此估算叶片各径级颗粒物的吸滞效率。结果表明,以泡洗+刷洗+超声清洗清洗流程的测试结果为参照,若只对叶片进行泡洗,则银杏和油松对大气颗粒物(PM1,粒径d≤1μm)、PM2.5(d≤2.5μm)、PM5(d≤5μm)、PM10(d≤10μm)吸滞量会分别被低估约一半(54%、53%、53%和53%)和40%(42%、42%、42%和42%);若只进行泡洗+刷洗,则银杏和油松对相应径级颗粒物的吸滞量仍会分别被低估约15%(17%、16%、15%和15%)和20%(21%、20%、20%和20%)。油松叶面颗粒物粒径分布呈双峰曲线,而银杏叶面颗粒物粒径则呈单峰分布,且银杏叶面颗粒物平均粒径在短、长滞尘时长下均大于油松。油松叶片对PM1、PM2.5、PM5、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滞效率分别为8.96、23.92、23.96、23.96和23.96 mg·m–2·d–1,分别比银杏叶片高112%、73%、34%、37%和4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