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根瘤菌和AM真菌对紫花苜蓿结瘤和产质量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7208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根瘤菌和AM真菌对紫花苜蓿结瘤和产质量的影响

作者 刘忆  袁玲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41.9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瘤菌  丛枝菌根真菌  养分 

文摘内容 了解酸性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接种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SM)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作用,有益于扩大西南地区牧草种植,促进牧业发展。选择当地典型、有代表性的酸性黄壤,设置不接种(CK)、接种SM(SM)、接种AMF(AMF)、混合接种(SM+AMF)四个处理,通过微区试验研究SM与AMF对紫花苜蓿生长、品质、根系结瘤和植株养分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M+AMF处理中,菌根真菌感染率和结瘤数分别较单接种提高,但根瘤单重显著减少,固氮效率和吸磷能力增加,其牧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氮、磷、钾、钙、镁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现出SM与AMF的协同效应。与CK相比,SM或AMF处理均促进苜蓿生长,提高牧草产量,改善品质,但SM和AMF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SM处理中,地上部氮含量和氮、磷、钾积累量高于CK,植株氮积累量高于AMF。在AMF处理中,其根系活力显著高于SM处理,有益于养分吸收,可解释植株磷、钾、钙、镁含量和积累量高于SM的原因。因此,SM和AMF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氮、磷、钾吸收,提高牧草产量品质。在西南酸性土壤上种植紫花苜蓿时,接种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尤其进行混合接种有益于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