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杏杂种一代群体S基因的遗传研究

?

编号 zgly0001304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杏杂种一代群体S基因的遗传研究

作者 吴燕  陈学森  冯建荣  陈晓流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 泰安271018  泰安271018  泰安271018 

母体文献 园艺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3期

年份 2005 

分类号 S662.2 

关键词 杏  自交亲和性  S基因  遗传 

文摘内容 以4~5年生的凯特(自交亲和)、新世纪(自交不亲和)以及凯特×新世纪、凯特×红丰(自交不亲和)、凯特×泰安水杏(自交不亲和)等杏群体为试材,采用田间授粉试验及SallelespecificPCR扩增等方法对杏S基因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按照自交坐果率≥6%为自交亲和的标准,上述3个杂交组合的F1群体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的比例分别为27∶25,9∶12和15∶19,经X2检验,均符合1∶1的分离比例,证明凯特的自交亲和性是可遗传的,并且其S基因型是杂合的,自交亲和对自交不亲和为显性;对凯特(ScS8)×新世纪(S9S10)F1群体38个株系进行SallelespecificPCR,共扩增出21(ScS8、S8S9)∶9(ScS10)∶8(S8S10)4种基因型,经X2检验,符合1∶1∶1∶1的理论比例;但自交亲和性表现数量性状变异的特点,并且相同S基因型的F1自交亲和性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如杂种8、14、16、20、22、27、33、34、38号的S基因型都为ScS10,但自交坐果率从1.1%到22.9%不等,表明杏的自交亲和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与S基因及其基因型有关,还可能受修饰基因等其它遗传因素的调控。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