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040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程家安
郑许松
徐红星
吕仲贤
张珏锋
陈列忠
作者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び胛⑸镅芯克?ensp;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杭州310021
杭州310021
杭州310029
杭州310021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2期
年份
2005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植物
植物_昆虫相互作用
虫害
耐虫性
补偿作用
机理
文摘内容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和补偿生长、储藏器官的利用、植物物候学和植株株型结构的变化等。研究表明, 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与其耐虫性没有相关性, 有些耐虫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加, 有些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影响或者下降较少;害虫取食为害可促进耐虫植物的同化产物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能激活耐虫植物的休眠分生组织, 产生超补偿作用; 耐虫植物受害部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升高; 虫害引起物候学变化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植物的冠层结构、叶形态、根茎比、茎蘖数等植株株型变化与耐虫性有关。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大气 CO2浓度、土壤营养水平、农用化学物质、植株年龄、害虫分布类型和取食方式、植物共生物等。不同植物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种害虫的耐害性差异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同化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气孔关闭对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 生长在高CO2含量大气中的植物, 对害虫的为害有较强耐受性。土壤营养水平对植物耐虫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