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种植密度对光敏型高丹草营养成分及动态变化的影响

?

编号 zgly00016488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种植密度对光敏型高丹草营养成分及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 何振富  贺春贵  王国栋  葛玉彬 

作者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0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44.9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发育阶段  光敏型高丹草  营养价值  动态变化  最佳刈割期 

文摘内容 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以光敏型高丹草品种大卡BMR和海牛为材料,采用8.33、12.50和16.67万穴·hm-2 3个低、中、高密度全膜平铺穴播种植,在植株不同生长阶段,测定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总可消化养分(TDN)和糖锤度(BX)含量,以研究光敏型高丹草在当地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生长发育进程在植株营养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品种间,两品种生长前期CP含量差异较大(P<0.05);大卡BMR的NDF、ADF和BX整体低于海牛,TDN含量高于海牛。密度对营养成分有影响,CP含量随密度的增大有所降低;密度对BX含量前期影响较大(P<0.05),中后期影响不明显(P>0.05);在全生长期内NDF和ADF含量整体上高密度处理明显低于(P<0.05)低密度处理;密度对TDN含量影响明显(P<0.05),生长后期(出苗后126140d)依次均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动态变化表现为,两品种随生长发育进程的延长,CP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BX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NDF和ADF含量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TDN含量均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126140d,干物质产量仍在上升,CP和TDN产量平稳,TDN的含量处于下降趋势。这种动态变化为北方不抽穗或能抽穗不能成熟的光敏型高丹草最佳刈割期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饲草生产角度考虑,在春播一茬青贮收割模式下,当地以大卡BMR品种较好,种植密度以每公顷12.50万穴较好,两品种均在出苗后126140d(9月上中旬,大卡BMR处于抽穗期、海牛处于开花期)刈割最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