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1961—2010年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

?

编号 zgly00014629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61—2010年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

作者 曹雯  段春锋  姚筠  岳伟 

作者单位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气候中心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4年12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P426.2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  时空变化  成因  安徽省 

文摘内容 基于联和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60个台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估算了安徽省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在对ET0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探讨了安徽省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安徽省ET0的年平均值约为878.58 mm·a-1,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ET0呈现由北向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ET0的变化主要归因于日照时数和风速,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作用较小.由于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共同负贡献明显超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共同正贡献,导致安徽省ET0整体上以-1.61 mm·a-1的速率显著下降.ET0在春季呈不显著的微弱上升趋势;夏季ET0以-1.37 mm·a-1的速率显著下降;秋、冬季的ET0微弱下降,但趋势不显著.春、秋、冬季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夏季的主导因子是日照时数.ET0变化的主导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有36.7%站点的年平均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主要分布在淮北南部和沿淮地区;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因子都是日照时数.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