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一例雉科鸟类跨属杂交及其亲本物种的鉴定

?

编号 zgly00017202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一例雉科鸟类跨属杂交及其亲本物种的鉴定

作者 杜焓瑜  匡高翔  马跃  叶永红  李荣  李广龙  徐艳春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さ匮г?ensp; 重庆动物园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野生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4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59.7 

关键词 雉科  跨属杂交  亲本物种鉴定 

文摘内容 动物园的混群饲养和展览模式导致鸟类跨种甚至跨属杂交频繁发生,明确杂交个体的亲本物种与其繁殖管理密切相关。2019年重庆动物园发现1只自然交配产生的雉科鸟类杂交个体,从其形态特征上初步推测亲本可能为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蓝孔雀(Pavo cristatus)或贵妃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本研究以此样本为例,建立了一套鉴定流程。首先,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了杂交个体的性别为雄性;然后,比较了该个体与3个疑似亲本物种雄性群体的8项形态学指标的欧氏距离,经过聚类分析判定其亲本为环颈雉和贵妃鸡。其次,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计算该个体与3个疑似亲本物种的K2P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树显示该个体的母本为环颈雉。然后进一步利用15个微卫星位点,基于Nei氏遗传距离构建NJ树,发现该杂交个体与贵妃鸡遗传距离最近(0.166),与蓝孔雀的距离较远(0.535),判定其父本为贵妃鸡。以上研究为杂交个体亲本物种的鉴定提供两套可行的方案,形态学方案简单、低成本,但无法进一步区分父本和母本,且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动物应激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可通过非损伤性采样避免应激,结果准确可靠,但成本较高,且受到微卫星标记的位点资源和种间通用性的限制。管理实践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或联合使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