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复播大豆农田碳平衡

?

编号 zgly00016858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复播大豆农田碳平衡

作者 李玲  李亚杰  张永杰  符小文  杜孝敬  徐文修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9年1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565.1 

关键词 水氮管理  复播大豆  农田生态系统  碳平衡 

文摘内容 为探究北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复播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提出有利于北疆复播大豆高产固碳减排的水氮措施,于2013年在伊宁县进行复播大豆水、氮二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000(W1)、3600(W2)、4200(W3)、4800(W4) m3·hm-24个灌水水平,0(N0)、150(N1)、300(N2) kg·hm-23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水氮组合对大豆固碳量及产量、农田生产资料碳排放量、土壤呼吸碳排放量和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2、W3、W4灌水水平下,大豆总固碳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大豆总固碳量以W3N1处理最高,为13902.53 kg CO2·hm-2,分别比低水低肥(W1N0)、高水高肥(W4N2)处理高出16.4%和6.5%;灌溉用电的碳排放量是农业投入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占生产资料总排碳量的58.0%~77.1%,其次为化肥,占生产资料总排碳量的6.0%~21.6%,且农田生产资料投入越多,生产资料总排碳量也越高;各处理复播大豆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吸收量均为正值,表现为固碳,且以W3灌水量下的平均净碳吸收值最高。综合考虑认为,灌水量为4200 m3·hm-2、施氮量为150 kg·hm-2的水氮管理组合有利于大豆获得高产和高固碳量,提高农田净碳吸收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