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苋菜秋冬季种植生长生理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分析

?

编号 zgly00016836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苋菜秋冬季种植生长生理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分析

作者 邵玲  陈甜妹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9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636.4 

关键词 苋菜  叶色型  不同产地品种  反季节栽培  生长生理特性  广东肇庆 

文摘内容 以8种不同产地的苋菜品种为材料,在肇庆地区持续2年采用露地与设施大棚栽培的方式,探讨秋冬季苋菜的生长生理特性,为反季节高效优质栽培苋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地9~28°C温度变幅,明显抑制苋菜植株的正常生长。特选尖叶苋菜(TL)、新白苋菜(XL)品种的发芽率低于50%,各品种植株显著矮化,圆叶白苋菜(YL)、XL株高仅为5 cm左右。大棚栽培的各苋菜品种的发芽率、株高、叶长、叶宽、生物量明显优于露地的栽培方式。露地栽培显著提高苋菜叶中叶绿素SPAD值、苋菜红素、总酚和类黄酮等次生代谢物的积累,为苋菜在本地区秋冬季试行种植提供了生理依据。红叶型苋菜品种对中度低温胁迫适应性更强, 3种次生代谢物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绿叶型品种。供试的8种苋菜品种中, YL、TL、XL品种并不适合在广东肇庆地区秋冬季节栽培。苋菜在当地的反季节栽培,建议采取设施大棚的种植方式,选用江西产地的圆叶红苋菜(YH)或广西产地的优选快大尖叶青苋菜(KL)品种,可达到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