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地利用对沼泽湿地土壤碳影响的研究

?

编号 zgly00013717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地利用对沼泽湿地土壤碳影响的研究

作者 江长胜  王跃思  郝庆菊  王定勇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5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沼泽湿地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碳 

文摘内容 以三江平原分布最广泛的两种自然沼泽湿地(毛果苔草沼泽和小叶章草甸)以及不同利用类型土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中碳含量主要受地表积水环境的控制,表现为常年积水的毛果苔草沼泽高于季节性积水的小叶章草甸,毛果苔草沼泽土壤总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SIC)及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为(258.4±81.9)g/kg,(203.7±62.4)g/kg,(54.7±19.4)g/kg和(4.8±0.85)g/kg,小叶章草甸土壤则分别为(99.4±24.2)g/kg,(81.4±24.5)g/kg,(17.9±9.8)g/kg和(2.4±0.27)g/kg。垦殖导致沼泽湿地土壤碳含量显著降低,土壤TC及SOC含量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而递减,并与垦殖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沼泽湿地退化后,土壤碳含量降低,小叶章草甸退化为小叶章-杂类草草甸后土壤TC,SOC,SIC及DOC分别减少了71%,72%,67%和76%,毛果苔草沼泽退化为灌丛-杂类草草甸后则分别减少了69%,65%,83%和60%。退耕还湿能提高土壤中的碳含量,但增加速率较慢。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碳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