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二月兰叶斑病病原甘蓝链格孢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编号 zgly00017069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二月兰叶斑病病原甘蓝链格孢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 王春明  元维伟  张小杰  周天旺  郭成  金社林 

作者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ensp; 农业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436.8 

关键词 二月兰  叶斑病  甘蓝链格孢  内转录间隔区(ITS)  EF-1α  生物学特性 

文摘内容 2017年10月在河北省黄骅市发现二月兰的一种叶部病害,感病叶片初生黑褐色、形状不规则的小病斑,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明显同心轮纹状病斑,平均病株率和病叶率分别为96.2%和87.6%。为了明确该病害的致病菌,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选取代表性菌株GS1-1、HH2-1和HH3-1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均能引起二月兰叶斑病。并对这3个菌株进行rDNA-ITS和EF-1α(tef)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S1-1、HH2-1和HH3-1的ITS序列均与甘蓝链格孢(MN173824、MN173825、MN173823、MF462311)相似性达99%以上,其中与甘蓝链格孢(MF462311)相似性达100%;GS1-1、HH2-1和HH3-1的EF-1α基因序列与甘蓝链格孢(JX213350、KF889266、KT895946、KC584642、LC480212和KT89594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且和以上各自对应的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选取菌株GS1-1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营养生长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蛋白胨,最适产孢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5℃(在5~35℃均可生长),最佳产孢温度为28℃;12 h光暗交替条件促进菌丝营养生长和产孢。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