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686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东北二代粘虫大发生机制:1980年个例分析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母体文献
应用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4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粘虫
WRF模式
轨迹分析
东北气旋
文摘内容
【目的】1980年东北地区1代粘虫在黑龙江大发生,1代成虫羽化盛期也诱到大量的粘虫蛾,但2代粘虫在黑龙江省却并没有大发生,而在吉林省大发生。那么,黑龙江1代成虫迁往何处?吉林省2代粘虫大发生虫源又来自何方?本文通过解析1980年东北粘虫1代成虫的迁入迁出动态和大发生种群的形成过程,为粘虫间歇性猖獗的预测和治理提供依据?!痉椒ā炕赪RF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大气背景场,通过轨迹分析和天气学背景分析,阐释1980年东北粘虫1代蛾盛期的发生过程和迁飞动态及其大发生种群的形成机制?!窘峁?980年吉林省1代粘虫蛾盛期受东北气旋降水的影响,1代成虫无法成功外迁而滞留,加之从黑龙江迁出的粘虫蛾南迁过程中亦遇雨而迫降吉林,最终导致当年吉林2代粘虫的暴发。此外,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高压中心7月第6候南移到东北平原而盛行偏北气流,辽宁省有一定比例的南迁粘虫蛾能跨海进入山东、河北?!窘崧邸课薹ǔ晒ν馇ǘ土?包括迁出后由于轨?;匦蛱炱冉档茸钪杖栽诙本衬诮德?是东北2代粘虫暴发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