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早晚连作稻在南北气候交错地区的品种适应型

?

编号 zgly00010497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早晚连作稻在南北气候交错地区的品种适应型

作者 沈煜清  张嵩午 

作者单位 西北农学院农学系  西北农学院基础课部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1983年02期

年份 1983 

关键词 营养生长期  汉中盆地  适应型  晚稻  热量条件  早稻品种  南北气候  幼穗分化  安全齐穗期  试验结果 

文摘内容 早晚连作稻必须确?!傲礁觥卑踩?即确保早稻安全穗分化和晚稻安全齐穗,才能保收;必须保证两个“足够”,即保证早稻和晚稻两者都要有其够的本田营养生长期,才能高产。在南北气候交错地区的热量条件下,两个“安全”和两个“足够”之间有着尖锐矛盾。根据我们1972—1978年试验结果,在南北交错的汉中盆地(陕西省南部),有着适应于当地热量条件的早、晚稻品种类型,可以克服“安全”与“足够”的矛盾。早稻品种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可金为“前短后长型”、“前后平衡型”和“前长后短型”三种类型。晚稻按抗冷能力可分为“强抗冷型”和“弱抗冷型”。不同的晚稻品种因生育期不同,满足它正常生长需要的所谓足够的本田营养生长期长短也不一样。这些不同品种类型,对当地的热量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南北交错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只要选用适应型的品种,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培育长令壮秧技术,取得两季高产是有可能的。上述观点对于黄河流域麦茬稻也有一定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