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极端干旱区蒸发水分来源的确定

?

编号 zgly00015279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极端干旱区蒸发水分来源的确定

作者 李红寿  汪万福  詹鸿涛  邱飞  张正模  武发思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に?ensp;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2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P426.2 

关键词 同位素  极干旱区  蒸发  降水 

文摘内容 长期监测发现敦煌莫高窟窟顶戈壁存在稳定的蒸发水分。为了进一步厘清蒸发水分的来源,利用拱棚-凝结法定期收集蒸发水分,应用水同位素示踪原理监测凝结水分、莫高窟降水和潜水的δD和δ18O值,以揭示戈壁蒸发水分的来源。结果表明,蒸发水分的δD、δ18O平均值分别为-33.06‰和-5.33‰,莫高窟降水为-66.44‰和-8.57‰,潜水为-72.19‰和-9.75‰,说明当地潜水并非来自于莫高窟降水;通过经纬度和海拔,应用在线降水同位素计算的当地降水δD和δ18O值(-60.00‰,-8.50‰)和降水加权平均值(-5.30‰,-0.75‰)同样表明,当地降水不是地下潜水的合理来源,而党河源区(野马山)的降水(-86.00‰,-12.00‰)才是地下潜水的真正来源。土壤水分蒸发实验与土壤垂直剖面水分检测表明,戈壁深厚包气带土壤在潜水水汽向上运移过程中选择了δ值相对较高的潜水水分,因此,戈壁蒸发水分来自地下潜水,存在清晰的来源通道。极干旱区蒸发水分来源的再确定为蒸发潜水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对极干旱区生态恢复有重要意义,并为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的利用提供了新视角,为莫高窟洞窟水分来源研究亦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图谱

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