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抗蚀性分析

?

编号 zgly000143408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抗蚀性分析

作者 汪三树  史东梅  蒋光毅  郭宏忠  黄先智  彭旭东  甘雪莲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究所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重庆市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で芾砭?ensp;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6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2.4 

关键词 生物埂  土壤结构  抗蚀性  坡耕地  紫色丘陵区 

文摘内容 以紫色丘陵区坡耕地4种典型生物埂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各种生物埂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特点,并评价4种生物埂的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表明:(1)生物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孔隙结构,以花椒埂和桑树埂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紫花苜蓿埂;生物埂的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与自然生草埂相比呈极显著增加(P<0.01)。(2)4种不同生物埂的土壤团聚体分布均匀,以>0.25mm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各种生物埂>0.25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性增加(P<0.05),增量大小依次为花椒埂(69.29%)>桑树埂(59.97%)>紫花苜蓿埂(47.92%)>自然生草埂(41.32%);生物埂的风干土团聚体分形维数在2.32~2.53之间,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增加,以紫花苜蓿埂增加最小(0.33)。(3)与自然生草埂相比,各种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抵抗降雨侵蚀能力高,抗蚀性能以乔木埂大于草埂,花椒埂抗蚀能力最高,其次为桑树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