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不限次_同城空降快餐联系_QQ快餐200QQ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四川《万源县志》之“黑白耳”

?

编号 zgly00013587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四川《万源县志》之“黑白耳”

作者 陈士瑜 

母体文献 浙江食用菌 

年卷期 2009年06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I206.2 

关键词 黑木耳  四川  银耳  白木耳  羊胡子草  青冈  商人  黑耳  梨树  金耳 

文摘内容 原文黑白耳[2]黑耳择山内八、九年或五、六年之青冈树用之,花梨树、梓树亦可,不必过大。每年秋冬间将树伐倒,纵横山坡,日晒雨淋,两点(面)俱到。至次年二、三月,将木立起,二、三十根攒一架,再经淋晒,四、五月内即生木耳。第一年结耳甚少,次年最旺,三年后间生白耳者,虽价值倍常,菁英[3]竭矣?;蛟?白耳生于第一年之春,盖以艳阳蒸,元气骤泄,业此者深以为忌。又有黄者,名金耳,亦名桂花耳,感秋气而生,亦不数见[4]。其属四保(现时之八、九区)九乡(现时之四、七区)等处耳厂最多。此旧日制黑木耳之法,近今则专以白木耳为业矣(原注:以上参旧志)。[5]白耳始于清光绪末,由四区刘家河开办,渐及关坝,今(四、五、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